news
探秘熱處理工藝歷史源頭,淵遠流長!
熱處理工藝在不銹鋼、五金件加工中是項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經過熱處理的產品質量才會更好,其實熱處理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人在生產實踐中就已發(fā)現,銅鐵的性能會因溫度和加壓變形的影響而變化。白口鑄鐵的柔化處理就是制造農具的重要工藝。公元前六世紀,因為鋼鐵兵器逐漸被采用,淬火工藝遂得到迅速發(fā)展。隨著淬火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逐漸發(fā)現淬冷劑對淬火質量的影響,滲碳工藝得到應用,但當時作為個人“手藝”的秘密,不肯外傳,因而發(fā)展很慢。
1863年,英金相學家和地質學家展示了鋼鐵在顯微鏡下的六種不同的金相組織,證明了鋼在加熱和冷卻時,內部會發(fā)生組織改變,鋼中高溫時的相在急冷時轉變?yōu)榉N較硬的相。1889~1890年英人萊克獲得多種金屬光亮熱處理的利。二十世紀以來,金屬物理的發(fā)展和其他新技術的移植應用,使金屬熱處理工藝得到更大發(fā)展。